期刊简介

               本刊以发表各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防治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367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04/R

邮发代号: 26-1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4-3679
  • 国内刊号:34-130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年第12期文章
  • 外来务工人员梅毒和HIV抗体检测及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梅毒、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对该人群开展梅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和佛山市18~49岁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对象的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59.55%),部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人持歧视态度.调查对象的梅毒感染率为0.82%;多元线性回归......

    作者:王成;杨立刚;杨斌;黄志明;李志坚 刊期: 2012- 12

  • 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梅毒感染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深圳市性病门诊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2011年深圳市性病门诊男男性行为者梅毒监测资料整理,并对梅毒感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5232例病例接受自愿咨询检测,梅毒感染检出率为20.97%,梅毒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n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检......

    作者:蔡于茂;宋亚娟;潘鹏;洪福昌;冯铁建 刊期: 2012- 12

  • 2004-2011年东阳市艾滋病疫情分析

    东阳市自2004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流行趋势日益严峻,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04-2011年疫情做如下分析.1对象与方法......

    作者:侯晓锋 刊期: 2012- 12

  • ARIMA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HIV感染人数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ARIMA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与灰色预测模型[grayforecastmodel,GM(1,1)]在艾滋病感染人数预测上的有效性.方法以安徽省芜湖市2005-2011年疫情资料为基础,分别使用月发病人数及年度发病人数建立ARIMA模型及GM(1,1)模型,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来比较两模型的应用效果.结......

    作者:范引光;吕金伟;戴色莺;张渝婧;苏虹;潘发明;王静;叶冬青 刊期: 2012- 12

  • 应用EPP模型估计与预测上海市虹口区艾滋病疫情

    目的应用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软件包(estimationandprojectionpackage,EPP)模型对上海市虹口区HIV/AIDS疫情流行趋势进行估计和预测.方法将上海市虹口区≥15岁人群分为6类亚人群.估计上述各类亚人群规模,收集整理亚人群HIV监测检测数据和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therapy,ART)数据,运用EPP模型对HIV/AIDS疫情流行趋势进行估计和预......

    作者:潘蓉;张晶;贺江南;廖翠勤;陈坤;陶静;龚向真;汤显;何纳 刊期: 2012- 12

  • 社会性别因素及其对HIV配偶间传播的影响

    随着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数量均上升.而配偶间传播是女性HIV感染的重要途径.本文对HIV经配偶间传播的相关社会性别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曾吉;曾刚;吕繁 刊期: 2012- 12

  • 外用杀微生物剂预防艾滋病和性病可接受性影响因素分析

    可由女性主导使用的杀微生物剂在艾滋病/性病的预防中展现了巨大的潜质,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之一,而目标人群对方法的接受性是任何预防方法能否成功进入市场的关键.本文概括并分析了影响杀微生物剂可接受性的主要因素,对将来杀微生物剂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芳;张敏英 刊期: 2012- 12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年度征稿、征订启事

    ......

    作者: 刊期: 2012- 12